2025 FLTP 冬季测试
FLTP 举办了一场电动车 1000 公里冬季测试。起点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附近,路线向北延伸。经过北极圈时,车队穿过了罗瓦涅米(Rovaniemi),这座城市以“圣诞老人之城”而闻名。终点设在冬季运动小镇库萨莫(Kuusamo),那里酒店床位数量甚至超过当地居民数!
测试期间的气温介于 +1℃ 至 -4℃ 之间。
需要注意的是,FLTP 尚不是官方测试(至少目前还不是)。FLTP 的测试会定期举办,但它能够进行主要依赖于一些普通车主自发地开着自己的车来参加。究竟会有哪些车参加测试,在测试日之前并不确定。例如,这一次共有 7 辆特斯拉 Model Y、4 辆 Model 3、4 辆大众 ID.7、3 辆起亚 EV6、2 辆现代 Ioniq 6、2 辆 Polestar 2、2 辆特斯拉 Model S、2 辆大众 ID.3、2 辆沃尔沃 EX30,其余车型均只有一辆,共计 46 辆车。除了总用时外,测试还分别记录了行驶时间与充电时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每个人的行驶速度各不相同。最快的行驶时间是 10 小时 59 分钟,平均时速约为 90 公里/小时;最慢的行驶时间是 12 小时 56 分钟,平均时速约为 80 公里/小时。
同样地,充电策略也各不相同。举例来说,一位大众 ID.7 GTX 车主只用了 1 小时 18 分钟完成所有充电,而另一位驾驶相同车型的车主却花了 2 小时 11 分钟进行充电。在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(2022 款)车主当中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——有的人总共只充电了 1 小时 36 分钟,而另一位几乎相同车型的车主则用了 2 小时 20 分钟。
一般而言,充电的准则是在电量尽可能低的时候进行充电,因为这时充电功率更高。或许此次 46 辆电动车同走一条线路也影响了充电时长。所有车辆在行程中都需要多次补电,因此难免出现需要等待空闲充电桩的情况。事实上,这正是主办方的目标之一:模拟在高峰时段许多人同时充电的真实场景。
测试结果显示,奥迪 e-tron GT 和小鹏 G6 在 1000 公里的行程中仅需要不到一小时的充电时间。完成全程用时最短的是特斯拉 Model S,总计用时为 12 小时 15 分钟。其中驾驶时间为 11 小时 9 分钟,充电时间为 1 小时 6 分钟。对于在冰雪道路长途驾驶的司机来说,一小时的休息几乎不够。
一如既往,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在这次测试中拥有最低的能耗。综合考虑充电速度和效率,现代 Ioniq 6、小鹏 G6 和 Polestar 2 的表现也名列前茅。
充电时间(小时和分钟):
00:52 | 奥迪 e-tron GT Quattro, 2021- |
00:52 | 小鹏 G6 AWD 高性能版 |
01:00 | 极星 2 长续航单电机, 2025 |
01:02 | 现代 Ioniq 6 四轮驱动, 2023- |
01:06 | 特斯拉 Model S 长续航版, 2021- |
01:09 | 起亚 EV6 GT-Line, 2025- |
01:10 | 起亚 EV9 GT-Line 四轮驱动, 2023- |
01:14 | 蔚来 ET7 长续航版, 2022- |
01:18 | 起亚 EV3 81 kWh, 2024- |
01:18 | 大众 ID.7 GTX, 2024- |
01:30 | 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增强版, 2023- |
01:33 | 福特 Explorer 后轮驱动 长续航版 |
01:39 |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, 2022- |
01:39 | 宝马 i4 M50, 2021- |
01:43 | 名爵 MG4 豪华版 (64 kWh), 2022- |
01:46 | 极星 3 长续航双电机, 2024- |
01:48 | 现代 Ioniq 5 四轮驱动 77 kWh |
01:49 | 梅赛德斯-奔驰 EQE 300, 2024 |
01:51 | 保时捷 Taycan 4S Cross Turismo, 2021-2023 |
01:58 | 沃尔沃 EX30 单电机 长续航, 2023- |
02:13 | 奥迪 e-tron 50 Quattro, 2019- |
02:39 | 梅赛德斯-奔驰 eSprinter, 2024- |
02:50 | 起亚 e-Niro 64kWh, 2020-2021 |
02:54 | 大众 ID.3 Pure, 2021 |
02:55 | 大众 ID.5 Pro, 2022- |
02:56 | 大众 ID. Buzz, 2022-2023 |
03:06 | 福特 Mustang Mach-E 长续航 全轮驱动版 |
03:29 | 特斯拉 Model S 85, 2013-2016 |
效率 kWh/100 km:
19.1 | 特斯拉 Model Y 长续航版, 2022- |
19.2 | 特斯拉 Model 3 标准续航增强版, 2023- |
19.3 | 起亚 e-Niro 64kWh, 2020-2021 |
19.7 | 现代 Ioniq 6 四轮驱动, 2023- |
19.8 | 大众 ID.3 Pure, 2021 |
20.0 | 名爵 MG4 豪华版 (64 kWh), 2022- |
20.3 | 极星 2 长续航单电机, 2025 |
20.6 | 小鹏 G6 AWD 高性能版 |
20.9 | 起亚 EV6 GT-Line, 2025- |
20.9 | 沃尔沃 EX30 单电机 长续航, 2023- |
21.1 | 起亚 EV3 81 kWh, 2024- |
21.3 | 特斯拉 Model S 长续航版, 2021- |
21.8 | 福特 Explorer 后轮驱动 长续航版 |
21.9 | 宝马 i4 M50, 2021- |
22.0 | 大众 ID.7 GTX, 2024- |
22.3 | 大众 ID.5 Pro, 2022- |
22.9 | 梅赛德斯-奔驰 EQE 300, 2024 |
23.1 | 现代 Ioniq 5 四轮驱动 77 kWh |
23.9 | 奥迪 e-tron GT Quattro, 2021- |
24.6 | 特斯拉 Model S 85, 2013-2016 |
25.9 | 蔚来 ET7 长续航版, 2022- |
26.0 | 起亚 EV9 GT-Line 四轮驱动, 2023- |
26.8 | 福特 Mustang Mach-E 长续航 全轮驱动 |
26.9 | 极星 3 长续航双电机, 2024- |
27.2 | 奥迪 e-tron 50 Quattro, 2019- |
27.7 | 大众 ID. Buzz, 2022-2023 |
29.5 | 保时捷 Taycan 4S Cross Turismo, 2021-2023 |
35.1 | 梅赛德斯-奔驰 eSprinter, 2024- |